——阅读此文需要6分钟——
灿烂星河一点星
——送给奔赴武汉抗疫前线的妈妈
今天是我的妈妈离开家,奔赴抗疫前线的第九天。起初的几天,她还坚持着写日记的习惯,记录自己每天的所做、所思、所感,但随着工作的一步步推进,她越来越忙碌,开会、安排人员、整理物资、进病区工作,晕车的她也甚至已经习惯了强忍晕眩和恶心,在车上回复工作群里的消息,不敢有丝毫的耽搁。给家人报平安,也只能利用吃饭和洗漱的时间,因为只有这时,她才能忙里偷闲。家里人很心疼她,但职责所在,我们也只好把心疼藏在心里,但总想能为她做点什么。
我的妈妈是一个很有计划的人,她可以用五分钟吃“战斗”饭,五分钟洗“战斗”澡,但她依然希望自己可以挤出时间,保持住写日记的习惯。然而死神不会给人以分秒的等待,她的工作要求就是分秒必争。所以作为她的女儿,我希望可以替她完成这项工作,尽管素材只有每天和她寥寥几句的对话,但与我而言,她的故事已足以铭记。
进入方舱前的全副武装 (左三为曹钏宏 闫子慧妈妈)
故事一:努力尽今夕,少年犹可夸。
从小到大,我们家的新年,和大多数朋友的新年都不一样。从来没有一家人整整齐齐的准备过一顿年夜饭,也没有一家人整整齐齐的看过一场春晚。我妈妈年纪不太大的时候,每个除夕夜都在医院值夜班,后来她力有不逮,不能上夜班了,也需要除夕当天在医院工作到晚上才回来。而我的爸爸尽管白天可以在家里休息,晚上却也要去单位检查慰问,所以我们家从来都是早上包饺子,这样就可以利用给妈妈送午饭的时间,算是吃一顿整整齐齐的“年夜饭”。今年的春节尤甚,因为“新冠”疫情的肆虐,妈妈的新年假期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。妈妈在急诊科工作,所以不管什么时候,病人总不会少,她每天要去医院核实病人的情况,领取派发医疗物资,从大年二十五之后就没有休息过一天。
大年初三的夜晚,还在睡梦里的我迷迷糊糊听到电话铃响,翻个身又被关门的声音吵醒,赶紧披上衣服起来,发现爸爸妈妈已经离开了家。原来因为科室接诊了发热病人,妈妈必须立马去查看情况,向医院汇报。这样夜半而起,奔赴医院的事情时常发生,爸爸妈妈早已有了一套应对机制。我的爸爸在全力支持妈妈工作的同时,自己也没有休息过。在医药经营企业工作的他,从大年初三开始就天天上班,电话里出现最多的词就是“尽快收货”“尽快发货”“去那儿拉东西”等等。
可是我的父母从来不觉得没有一个整整齐齐的除夕,是一件遗憾的事,他们总说趁着自己还年轻,还能做事情,就不能懈怠,遇事就要干事才能不负韶华,我很是以有这样的父母为傲。
故事二:独有英雄驱虎豹,更无豪杰怕熊罴。
大年初三,省医院第一批增援武汉医护人员奔赴前线,爸爸妈妈送别了他们,感动之余,很少发微信朋友圈的妈妈以一首毛主席的《七律·冬云》明志。大年初六的晚上,妈妈在和医院领导的电话里说:“必须要报名,国家需要就上,哪个岗位都行,不需要商量,他们都理解。”妈妈没有丝毫犹豫就报名去武汉支援。现在想来,当时我和爸爸一点都没有奇怪和犹豫,很自然的,我们觉得妈妈去前线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。尽管其实妈妈年纪已经不小了,按虚岁讲已至五十,但她总是兢兢业业,工作时保持着青年人的热情,以往的急救队训练她从未缺席,玉树地震之类的救援工作她也次次报名。所以我们从不担心她的身体会无法支持工作,也从不怀疑她的能力会无法胜任工作。
但当初十那天她收到通知,预备随时出发前往武汉时,我和爸爸的心还是揪了起来。晚上六点半,妈妈收到通知,七点收拾好行李抵达科室,我帮着妈妈整理她要带去武汉的物资时,觉得眼前的一切都如一场梦境,第二天早晨九点她出发了,我才恍然梦醒,原来我的英雄真的要走了。我真的很担心她,赶时间的她没有吹干头发就出了门,到了科室觉得有些不舒服,又怕头疼会误事,她背着我们吃了一颗止痛药,被我发现了还装作不在意的说“药可以乱吃,但事不能有误。”我的妈妈总是这么勇敢,这么坚强,大是大非面前,她比任何人都更坚定。
我不如她远矣,她走后我失眠了好几个晚上,每天都盼着疫情早日结束,她能早日回家。昨天晚上电话里她说,她们C厅A区里新疆队的一个护士还计划着,等樱花盛开的时候,要买双高跟鞋,买条花裙子,再照张漂漂亮亮的照片,寄给家人里看,好让家里人放心,她们的日子也过得灿烂。听到这话,我看到爸爸眼眶里有晶莹闪烁,妈妈却不以为然,笑说是等不到樱花开了,武汉的情况一天好过一天,胜利已是指日可待。
故事三: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。
在外远行的人常常是报喜不报忧,我的妈妈平日里生病都是自己吃点药,不肯让家里人担心,现在更是只肯拿开心的事情和我们讲,把武汉的生活描述得趣味盎然。但她不知道的是,尘埃里开出花来,而爱她的人看到的却不止是花。
二月四号,妈妈出发去武汉,到达之后就一直在准备物资,安置方舱里的设备,五号六号连续开工作会议,加入方舱医院护理部,参与院感质控和数据统计,我问妈妈你忙得过来吗?妈妈说,两天四次进方舱,看到了方舱的变化才真正知道了什么叫中国速度,所以她们也要用中国速度去发现问题,改正问题,完成前期的预备工作。
二月七号,妈妈在会议间歇时间,练习了穿脱防护服,剪了头发。晚上洗漱时很是开心的和我们讲,她把头发的鬓边剃了,这样用帽子包起来不容易暴露,第二天又和我们说她把头发也剪短了,现在是和爸爸谈恋爱的时候一模一样的发型。她得意的向我们展示着自己的新发型,一直夸剪头发的人第一次上手就剪得不错。又很羞愧的讲,防护服穿脱起来必须要小心翼翼,穿时不敢粗心,因为太珍稀了,不可以弄破,脱的时候也要慢慢来,万一身体碰到防护服外部,就会有触碰到病菌的风险。她练习了好多次,还是不能保证万无一失,甚至因为练得太过认真,错过了微信群里开会的消息,害得别人呼叫了半天。
闫子慧妈妈在同事的帮助下穿好防护服
二月八号,方舱开始接收病人了,妈妈也准备进仓。虽然她年纪大了,其他同事觉得她进仓之后感染的风险会比较大,劝她先不要入舱。但她心里总觉得要进去看一看,和病人沟通之后,才知道哪里有准备不足的地方。
二月九号,妈妈计划第二次进舱,这天会有大批量的病人进入病区,所有人都在枕戈待旦,检验前期工作成果的时候到了。我和爸爸远在千里之外,也感受到了妈妈的紧张,可我们什么都做不了,只能在心里为所有病患和医务工作者祈福。这次妈妈带队在晚上七点至第二天一点进舱工作,我和爸爸就一直揪心等到半夜两点,妈妈出舱之后报了平安才安心睡下。第二天视频的时候,我们看到妈妈脸上的压痕还没有褪去,这是因为护目镜和口罩必须紧紧戴着,保证皮肤不暴露。妈妈安慰我们,穿防护服是笨重了点,远远没有网络上说的那么憋闷,但我知道一定很难受。况且六个小时不喝水,不去卫生间,绝不是一件舒服的事。
二月十号早上11点,我想着夜班的妈妈不知道有没有睡醒,发了微信没有回复。等到了午饭时间终于忍不住打了电话,妈妈却没有在吃饭,而是在方舱。接收的病人越来越多,工作人员极度缺乏,妈妈不得不当起了搬运工的角色,她把一箱箱水、生活物品、药品、氧气桶等等搬到方舱工作人员入口,把防护服、手套、口罩搬回更衣帐篷。妈妈得意的说这次之后,力气一定变大了不少,没准还能长出不少肌肉。之后的几天里,妈妈因为要赶在早晨8点第一批医护人员入舱前准备好物资,拜托他们带进去,等不及驻地准备好早饭就要赶到方舱。还要等晚上8点的一批人员入舱后,整理好更衣帐篷,才能返回到驻地,每天都到9点多才能吃上晚饭。妈妈笑称自己现在很具有“砖”的精神,哪里需要哪里搬,可她不知道的是,故作坚强的她才更让人心疼。爸爸每次和她视频之后,眼眶总是红的,因为妈妈是被爸爸捧在手心里的宝贝啊。他们总是在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安慰着彼此。
妈妈吃晚饭的时候,常常是我们一家最开心的时候,她一边吃着方便面,一边口齿不清的和我们聊天。妈妈从不曾谈起工作的辛苦,她说的最多的是感谢的话。急救队里有位刘莉阿姨,给大家买鞋买日用品;梁栋每天都会在群里询问大家的需求,不辞辛苦一趟趟采购;史厨师长不论多晚都会为大家准备晚饭;司机师傅也不管晴雨,不论早晚的接送。妈妈说她常常早出晚归,是最麻烦大家的人,专车她就做了许多次,浪费了不少汽油。妈妈也很自豪自己有许多共同奋斗的同行者,急救队和方舱里其它省市的医疗队,每个人都不怕苦不怕累,一起为防治疫情努力。兴珍阿姨帮着大家穿脱防护服,一遍遍检查;马院长、刘队长护送所有医护人员入舱,一路不断叮咛;廉江平叔叔,总是在天黑后才回来,没有吃过一顿正点的晚饭……
可惜忙碌的妈妈没有时间和我说太多,通话最长的一次是她们队有人第一次进舱,她不放心,一直在外面守着。那天和妈妈说到了凌晨一点,她没有为自己哭过,却哽咽着说兴珍阿姨进舱时被防护服遮着的脸只有巴掌大,才发现瘦了好多,看着好心疼。她说翟向阳、田婉莹、高丹萍和郑千千高喊“武汉加油,陕西加油”进舱之后,她恍惚了好久才发现已泪流满面。
妈妈从不言苦累,她觉得除了年纪大点,她和别的医务工作者没什么不同。人家能干的活,她也一定能干;人家能吃的苦,她也一定能吃。她脚踩的土地叫中国,所以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。
国家(陕西)紧急医学救援队赶赴武汉
幸运的是,在妈妈的故事里,她从未缺少同行者。她常常感恩于其他医护工作者的帮助,感动于其他医护工作者的付出。她每天进入方舱前都会给守卫的警察道声早安,离开方舱时也要和清洁人员说声辛苦了。她说是同伴给了她力量,每一个奋斗在武汉疫情前线的工作人员都值得赞扬。妈妈也很感激医院给予的支持和帮助。正月十三那天,她在下午,这个出乎意料的时间,给爸爸打了一通电话,充满幸福的说医院要给每位家属发两箱菜,嘱咐爸爸第二天一定要去领,感谢领导们的一片心意。在妈妈奋斗的日子里,也有很多亲人、朋友给我们打来电话慰问和祝福,让我们的日子充满温情。正月十五当天,爸爸的手机就没有休息过,妈妈单位的领导、爸爸单位的领导,亲朋好友,每个人都向我们这两个“留守儿童”致以最关切的问候。
妈妈总是非常忙碌,我们关心她的工作,她只来得及用一句话简单的描述:开会商量人员分组,和院感走流程,和方舱护理组长讨论工作职责等等。许多我不明白的专业用语,她没有时间向我详细解释,所以我只能用这贫乏的语句以记录她的故事。
可是我们都知道啊,属于妈妈,属于所有医务工作者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。胸中襞积千般事,到得相逢一语无。则道个“平安就好”。
我很感谢我的妈妈,在我的成长中,她一次次用她的故事以身作则,告诉我她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,她希望我成为什么样的人——
只做灿烂星河里的一点星就好,
不求闪耀夺目,
但求能驱散黑暗,
迎接黎明。
爱你的子慧
2020年2月12日
作者:闫子慧 bat365正版唯一官网2018级陕西籍博士生
作者母亲:曹钏宏,国家(陕西)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、陕西省人民医院急诊内科副护士长,曾在武汉客厅方舱工作,目前转战武汉青山方舱医院,担任护理组组长。